上了年纪的老人,在慢慢丧失劳动能力后,就意味着失去经济来源。为保障劳动者退休后的生活,确保人们可以更好的维持基本生活,使得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国家普遍推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虽然现在的上班族普遍都有参加社保,众所周知,社保最低缴费年限满15年,退休后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但是很多人并不清楚,我们月月都在缴纳社保,退休后究竟可以领多少养老金?并且,职工退休养老金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退休后养老金的发放与职工在工作中缴纳的社会保险数额息息相关,那么,职工退休后养老金怎么算呢?
社保缴费满15年就可以享受养老金待遇,其实是指社保中的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要求为15年,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都是全国统一的。
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方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2、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其实,影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因素比较多,退休人员所在地区就是一方面,通常而言,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普遍比三四线城市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要高一些;再有就是,退休人员自身工资水平也是一方面,现在上班族的社保缴费基数大多数都是由身工资水平来确定的。